产品展示
新闻资讯
- 【48812】自行式升降机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 【48812】德国可变形货车!不只车厢能升能降车身竟还能分能合
- 【48812】事发玉林某自建房吊装机忽然掉落有人当场被砸身亡
- 【48812】鏂板搧涓婂競锛欽CB鍙戝竷2TS-7T绱у噾鍨嬩几缂╄噦寮忔粦绉昏杞芥満
- 买房最忌讳的3个楼层!贪便宜你就惨了
联系我们
销售一部: 0531-84256567
手机: 13145311986 王
销售二部: 0531-84257567
手机: 13075376393 高
销售三部: 0531-81171863
手机: 15650015958 王
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济北开发区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明白准确地提出,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广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性战略,切实把经济工作的重心转到供给侧。
当前,广东的一大结构性问题是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改变粤东西北的落后面貌,近年广东大力实施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策略,推动粤东西北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从两大板块互动发展的趋势看,从珠三角向粤东西北整体搬迁的项目占比越来越低,而同一产业、同一企业在珠三角和粤东西北跨区域布局发展的产业共建项目占比慢慢的升高。这为粤东西北和珠三角形成同等水平、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格局创造了有利条件。从今天起,南方日报推出“区域协调产业共建”系列报道。通过产业一线的走访,寻找珠三角和粤东西北产业共建的典型模式和成功经验,把产业共建引向深入。敬请垂注!
不久前在德国汉诺威举办的国际物流展览会上,比亚迪展台上的一款电动叉车成为全世界叉车行业关注的明星。它刚刚被全球最权威的经济、科学和技术媒体评审授予IFOY(国际叉车)大奖。
这款闪耀世界舞台的电动叉车是在广东韶关生产的。作为比亚迪电动叉车的生产基地,韶关未来或将拥有一款世界级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比亚迪电动叉车今年起郑重进入全球市场,未来年销量预计将达到5万台、销售额100亿元左右。
而在汕尾,比亚迪则专门开设了主要生产6—12米新能源客车零配件的分公司。汕尾将借此生产线,打造国际一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从韶关的电动叉车生产基地,到汕尾的电动大巴生产基地,正在加速产能扩张的深圳企业比亚迪,正带动粤东西北多个生产基地同步共振,成为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产业共建的典型样本。
今年3月,比亚迪与新加坡Multisource公司签署代理协议,未来3年将在新加坡销售至少400台比亚迪电动叉车。这标志着比亚迪进入了由日本和德国企业长期垄断的全球叉车市场。
“全球叉车市场的领导者主要是日本的丰田和德国的林德,其年销售额分别高达60亿美元和40亿美元。但在全球锂电池电动叉车市场,比亚迪没有竞争对手。”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叉车营销部总经理王惠明说。
“新能源叉车将是未来叉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比亚迪总裁王传福说。自2012年研发面世后,面对国内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及一直增长的叉车市场需求,比亚迪将这个重量级的产品落子韶关。韶关比亚迪工业园位于韶关市浈江区,总占地面积约79万平方米,员工2000人;主要生产电动叉车,手机零配件等产品。
而作为全球新能源大巴的领跑者,比亚迪新能源车已遍布全球6大洲、48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90个城市。去年,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在汕尾市陆河县新河工业园开设了主要生产6—12米新能源客车零配件的分公司。设计产能为7200辆客车整车,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以及欧美、亚太等国家。
随着新能源产业在全球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总部在深圳的比亚迪全球化发展步伐不断提速。而随着深圳土地、营商、人力成本的大幅度上升,向更广阔区域进行产能扩张势在必行。经过周密论证,比亚迪先后在韶关、汕尾、惠州三地布局生产基地。
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认为,时下珠三角企业外迁,是中国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及全球第四轮产业转移的重要历史节点。例如深圳一些制造企业选择将总部留在深圳,把产能扩张向外布局,目的是解决现有空间资源有限、阻碍其做大做强的问题。
“比亚迪陆河工业园是比亚迪在华南地区的重要布局之一,将是比亚迪深圳总部基地的重要补充和大型制造基地。”比亚迪相关负责人说,随着比亚迪将在汕尾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消费电子及零部件产业基地、综合性汽车试验场、汕尾比亚迪研究院等项目落地,汕尾将着力打造粤东西北新能源产业高地。
而谈及在韶关产能和扩张,比亚迪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韶关比亚迪快速进入叉车制造业,是满足公司日益壮大发展过程中对技术革新的要求,也是为公司产业转型摸索探路,更是为了完善公司产业链、丰富公司多元化发展体系。韶关工业园的落成将为比亚迪有效增加电动叉车的产能。
“半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山沟有十几米深,从平地、建厂房到比亚迪新能源大巴下线,每个环节都是快速推进。园区共建的效率之高,能够说是创造了‘深汕速度’。”站在汕尾市陆河县新河工业园区比亚迪车间,深圳坪山新区驻陆河县对口帮扶指挥部总指挥长屠治明十分欣慰。
今年4月16日,位于汕尾的比亚迪陆河工业园一期投产暨首台电动大巴下线月比亚迪与汕尾市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不到半年时间,汕尾比亚迪便迎来了一期项目投产和首台电动大巴的下线。
在屠治明等对口帮扶干部看来,对欠发达地区而言,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策略的实施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而引进像比亚迪这样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更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突破之举。
汕尾产业基础薄弱、此前没有规模化的县级产业园区,工业产值在全省排名居后。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打造了深汕特别合作区和四个县(市区)的省级产业园区“1+4”格局,并投入30多亿元进行园区起步区征地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至今已实现签约312个,动工项目175个。其中,引进亿元以上的项目144个、开工90个、投产9个。
屠治明说,比亚迪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在粤东西北进行跨区域布局,直接撬动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扩能增效、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三大抓手”的推进,为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共建打下重要基础。
“我们要推动深圳的产业有组织、有计划地转移到汕尾,特别要引进像比亚迪这样的产业龙头带动项目,打造若干存在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同时根据汕尾的资源优势,帮助汕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汕尾市委常委、副市长、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总指挥、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主任何学文说。
这种创造环境、打造平台以吸引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冲动,在韶关当地官员的身上一样能看到。
“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正是韶关市‘十三五’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韶关市有关负责人说,韶关将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其中的重点就是要全力发展现代工业,就是要根据本地真实的情况,特别是生态发展区的要求,促进企业按照产业分工协作的关系集聚发展,下力气打造和补足延伸产业链,做强工业产业园,快速推进比亚迪等重点项目建设。
“去年就听说家乡有大企业要进驻,回来工作生活十分便捷。”客家女孩彭曼菲原在深圳龙岗一家地产公司工作,今年选择回家乡汕尾陆河就业,触动她的原因正是新河工业园区里引进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项目。
“仅比亚迪的进驻,就为当地GDP至少带来50%的增量,为陆河‘脱贫奔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陆河县政府党组成员、新河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胡治营坦言,投资65亿元、产值过100亿元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项目彻底改写了陆河的经济格局,对当地的招商引资、就业发挥了立竿见影的示范带动作用。
同样的故事也在韶关发生。2015年,韶关比亚迪实现产值6.09亿元,增长120%;纳税3011万元,增长410%.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2016年韶关比亚迪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预计工业产值8—10亿元,纳税5000万元。
比亚迪的入驻,还为当地带来相关零配件企业落户,带动上下游产业高质量发展,逐步形成了优势产业集群。
陆河县政府党组成员、新河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胡治营说,针对比亚迪的影响力与带动力,汕尾在招商引资方面积极联系和引进比亚迪上下游配套企业到园区投资。“目前已达成入园投资意向的企业有德康威尔和宏毅两家公司,均属比亚迪的上游配套企业项目,宏毅公司将于近期签订正式投资协议书。”
韶关市有关负责人也介绍,比亚迪项目的落户,不仅有力推动比亚迪汽车项目的发展壮大,更加有助于带动韶关相关产业的做大做强,从而形成韶关以汽车零部件为主体的特色产业集群。
如韶能集团韶关宏大齿轮有限公司、广东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韶关本地企业就为比亚迪韶关项目提供紧密的配套生产支持。2014年6月起,宏大公司就开始批量生产比亚迪后桥总成。
全球市场,深圳研发,粤东西北生产。一场深度产业共振正在珠三角和粤东西北间展开。沿着这样一个快速高效的产业链条,比亚迪正在撬动一场面向全球的新能源产业变局;而依托比亚迪的优质资源,韶关、汕尾等地也站在了一个比以往更高的新支点上。
从惠州的比亚迪电子生产基地,到韶关的电动叉车生产基地,再到汕尾的电动大巴生产基地,比亚迪的全球化步伐,正在粤东粤北带动多个生产基地和产业的跃升。
在广东河源高新区内,中兴通讯在此设立国内唯一的集研发、生产、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科研产业化基地,产品方向聚焦4G、智能终端、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领域,这个千亿产值项目将推动河源加速成为珠江东岸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
在清远高新区内,金发科技和先导稀材、豪美铝业等一批大型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聚集于此,形成了上游稀土、稀散金属,中游强合金材料、特种型材、下游电子电器设备、光电子元器件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广东最重要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之一,高性能金属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材料、先进能源材料等细致划分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正在共同构筑开放高效的创新生态链,推进形成分工合理的多层次新兴产业群和优势互补的开放创新体系,提升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协同优势和辐射能力。
“生产和研发基地在珠三角,产能扩张在粤东西北,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这种产业共建模式在广东都会存在,其核心动力来源于城市创新力的提升。”中国城市创新指数研究课题组组长、省社科院副研究员万陆认为,城市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提升可以有明显效果地带动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的提升,成为破解制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中这一瓶颈的关键。
“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较强的城市群不会把所有产业都‘搂’在怀里,而是合理的‘放出去’。”万陆说,珠三角城市创新能力已形成一种动力,推动产业链条在空间上的再配置与重新分工,进而推动跨区域创新链的逐步形成。同时,在广东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策略下,我省明白准确地提出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扩能增效、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为“三大抓手”,多年来的重点突破建设大大降低了企业运输成本,为产业链在区域间加速“跨界布局”提供便利。
在万陆看来,这一产业共建模式将有效突出珠三角城市群的创新核心功能,优化空间配置,推动城市群和城市体系的合理构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万陆认为,广东应进一步深化珠三角与粤东西北的产业共建,着力构建珠三角城市群的创新能力的同时,加强粤东西北地区的承载能力。“欠发达地区承载产业转移的理想模式是通过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在当地投资设厂,带动当地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万陆说,这就要逐步优化粤东西北地区营商环境,尤其是提高营商环境的规范化、法治化和透明化,让广大粤东西北地区成为对外来投资者、创业者更加友好的城市。此外,还应逐步推动粤东西北地区的城市化建设,以产城融合为驱动力,进行宜居城市建设,通过工业化的拉动、产业体系调整带动的城市宜居水平的提升。